9396次瀏覽
【中玻網】
近期,從中國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近期研制出一種新型低成本智能變色“玻璃”——多色顯示電致變色器件。該器件不僅能實現多色顯示,而且可以實現自供電驅動,未來有望應用于節(jié)能建筑、低功耗顯示器、防炫后視鏡等領域。相關成果日前發(fā)表于《納米快報》。
氧化鎢因其高光學透過調制率和優(yōu)異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電致變色候選材料之一。然而,其顏色變化單一,不利于在多色顯示等領域應用。利用元素摻雜、材料合成以及特殊結構設計等技術可以解決氧化鎢顏色單調的缺陷,但仍然存在成本高或犧牲透明度的缺點。
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基于納米線組裝體的多色顯示電致變色器件,通過采用界面組裝技術將氧化鎢和氧化釩納米線組裝在一起,從而使器件具有特定的光學、電學和多色顯示特性。在施加不同電壓下,組裝體可以呈現出由橙色、綠色到灰色的動態(tài)顏色變化。通過控制兩種納米線的比例,還可調控組裝薄膜的顏色顯示、透明度、響應時間、著色率等電致變色性能。此外,在掩膜板輔助下,界面組裝技術通過構造各種圖案和調控組分,可以實現更復雜的色彩顯示和信息傳輸。
傳統電致變色器件大多基于氧化銦錫導電玻璃制備,需要借助外置電源系統驅動才能工作,這樣就影響了器件的柔性、獨立性和便攜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團隊特任副研究員王金龍等受原電池概念的啟發(fā),將原電池系統集成到基于高度穩(wěn)定性和柔性的銀納米線透明導電電極和氧化鎢納米線電致變色薄膜中,成功研制出一種自供電、低成本的柔性電致變色器件。與外置電源相比,這種自供電的電致變色器避免了內阻,平均著色效率提高了約20%;450個電致變色循環(huán)周期后,每平方厘米器件僅消耗約6.8毫克鋁片。
作為智能窗口,該器件還表現出良好的太陽光輻射調控性能,相比于褪色狀態(tài),窗口著色時可以將模擬太陽光照射物體的平均溫度從33攝氏度降到25.6攝氏度。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chuàng)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反對內卷依法競爭協同創(chuàng)新共筑高質量發(fā)展新生態(tài)《工程玻璃行業(yè)自律倡議書》協會各會員單位、所有工程玻璃行業(yè)同仁:2024年7月3...
2025-05-08
【中玻網】自律自強轉型升級智能制造創(chuàng)新發(fā)展工程玻璃分會2025年第一次會長(擴大)工作會議順利召開2025年4月25日,針對當前因傳統...
2025-05-07
【中玻網】2025年4月29日,由藍盟之約主辦的2025中國玻璃隔熱防曬行業(yè)發(fā)展論壇暨《隔熱涂膜玻璃》國標修訂工作前期交流會在上海汽車...
2025-04-29